12多萬頭豬的糞尿怎麼轉廢為寶?發電、當肥料、養蚓糞土??,南台灣的集中式畜牧廢水資源化中心,正用專業技術與新商業模式,帶動養豬產業升級。
車子駛離台南高鐵站,從關廟經過龍崎,一路沿著182鄉道逆流而上,抵達二仁溪的上游、鄉道至東點所在的高雄市內門區。在這「深山林內」的,是內門畜牧廢水資源化中心,由環境部與石拓能源陳建和老闆合作成立、高雄市環保局協助營運。
「我這一輩子做過很多工作,一開始是土地代書,後來遇到賀伯颱風、房地產市場不景氣,轉行賣砂石。那時我女兒的同學聽到爸爸開砂石場,都問她說:『你爸是不是黑道?』被誤會是黑道了怎麼辦?後來決定做環保,救地球。」
陳建和半開玩笑說著「環保救地球」,卻認真地每天從屏東開上百公里的車程,往返麟洛與內門,在受大量養豬場廢水污染的二仁溪上游,闢建自己的茶樹園。
甫見面,陳建和就拿出自家種植的茶樹萃取而成的香皂,得意地跟「CSR@天下」採訪團隊說,製作香皂的茶樹就種在資源化中心旁的空地,沐南台灣豔陽、灌畜牧廢水發酵後的沼液、培以沼渣分解後的蚓糞土,使得每一株茶樹都散發著濃郁的草本香氣。
資源化中心回收再利用內門區的畜牧廢水,既豐饒了中心裡的茶樹園,也協助改善二仁溪飄散惡臭味的水質。

淺山地區的台灣豬,確保豬肉品質卻排污
高雄市根據水污染防治法,列管當地畜牧業者飼養共36萬多頭豬。其中,二仁溪12.7萬餘頭,佔高雄市近三分之一的豬飼養量、日產生廢水量2,952噸。畜牧戶提供可信賴的台灣豬,卻也因為畜牧戶排放的畜牧廢水未達環境部規定放流水標準,二仁溪上游水質污染指數因此攀升。
由於這些污染二仁溪的畜牧業多集中內門區、田寮區,其中,又以內門區的畜牧戶分佈較為集中。因此,高雄市政府推動公私合作成立畜牧廢水資源化中心的首站便選定內門區,期在水質受污染的源頭即消減潛在的水質污染風險。
位於高雄山多田少地帶的畜牧廢水資源化中心,廢水管線沿顛頗的山坡地集中佈設,共整合了二仁溪上游15家養豬戶,總計逾1萬頭豬所產生的廢水。
公私協力成立畜牧廢水資源化中心,分攤畜牧戶污水處理壓力
陳建和計算,以一般養豬戶而言,在自己的畜牧場處理1噸廢水的成本大概是六、七十元,還不代表完全可以達到放流水標準,因此要再算上隱性的環保局稽查罰鍰成本。相較之下,豬農只要支付每噸40元的處理費,便可以安心養豬。這使得內門畜牧廢水資源化中心成立初期,很快就募集到願意集中回收廢水的養豬戶。
夥伴招募順利,資金卻遲遲無法到位。
「我去農會申請農貸,專員跟我說資源中心不算是農企業,所以沒辦法申請。後來是問到最後一間銀行,他們願意賭一把,還跟我說,如果我成功了,以後要再開下一間資源中心,也都貸款給我。」
夥伴、資金雙雙到位,使得資源化中心在營運後的第一年,成功減少8.5萬噸畜牧廢水排入二仁溪。

回收再利用畜牧廢液,實現養豬業的循環經濟
針對這些回收廢液,陳建和進一步透過不同的物理及化學處理程序,將廢水分別資源化成沼渣、沼液及沼氣。
為了充分再利用資源,陳建和將畜牧廢水固液分離,分別送入厭氧發酵槽產生沼氣。沼氣搜集後再進到脫硫設備去除沼氣中的硫化氫、送入脫水設備中脫除多餘的水分,而後暫存進儲氣桶中。當內燃發電機獲取儲夠穩定壓力的氣源,即開始燃燒沼氣、推動發電機產生能夠躉售回台電公司的綠電。
面對醱酵後的沼液與沼渣,沼液進入生物淨化池作為微藻養殖的基質、微藻再成為水蚤的飼料;沼渣則變成蚯蚓的「肥美大餐」,經蚯蚓吃乾抹淨、分解後而成「蚓糞土」,是農務的高級肥料。
陳建和解釋,固態發酵的過程中,畜牧廢水經過55°C的厭氧處理,發酵後的沼渣已大致除去病原箘,使得蚯蚓能夠快速吞食大量的有機垃圾及土壤、產出團粒及有益菌的蚓糞土。他接著用旋轉過篩機篩出團粒與蚯蚓,這些通過篩網的黑褐色、均勻、有自然泥土氣味的細小顆粒,便是營養豐富的優質有機肥份。

作為高雄市第一座畜牧廢水資源化中心,不但協助改善二仁溪流域污染、提供台灣減碳所需的再生能源、甚至直接改善中心周遭的自然環境。
未來,高雄市府擬再透過公私協力的合作模式,招募業者投入第二座畜牧廢水資源化中心建置,串連更多養豬戶加入畜牧廢水回收再利用的行列,創造綠色經濟的同時,也還給市民永續的河川環境。